各位股東女士、先生:

首先向各位股東致上萬分謝意,因為有你們的支持,富同投資才有服務大家的機會!

2016年台股收盤指數為9253.5點,是史上第3次收在9千點之上的封關指數,封關總市值達27.25兆元更是改寫歷史新高。主要原因在於去年外資大買台股,買超金額超過新台幣3,100億元,為新興亞洲之冠,令台股登上九千點的歷史高檔區。外資青睞的台積電、大立光市值增幅分別達26.9%及67%,讓這兩家公司市值頻創歷史新高,其他外資大買的股票如台塑化及鴻海,市值漲幅也有42.1%及15.5%。單是台積電就貢獻1.3兆元或近一半的台股市值增幅,而過半數以上的中小型股去年股價不漲反跌,五百多檔股價甚至跌破年線。也就是說,投資人若沒有台積電這檔股票,報酬馬上少掉一半,多數甚至根本難有獲利。

這樣分歧的走向, 引用奧斯卡影帝丹佐‧華盛頓的話「不看新聞,你會與世界脫節;看了新聞,你會與事實脫節。」套用在去年的股市上,「不看股市,你會與經濟脫節;看了股市,你會與事實脫節。」似乎也謂之成理。

由於去年的台股市值大都處於歷史高檔區,因此我們的投資就變得相對保守一些。一些外資或媒體追逐的熱門股票,我們也盡量避免隨之起舞。年度10.1%的報酬率雖不及大盤亮眼,所幸也達到我們預期 7% 的報酬目標。未來一年,如果市值依然居高不下,在沒有物美價廉的標的物出現時,我們還是會採取較為保守的投資策略。

新的一年開始,幾個與投資相關的議題,為您整理分享如下:

就台灣經濟來看,今年一例一休上路,勞保費率調高,營利事業所得稅預計增加等政策,企業的營運成本將不斷地墊高,且十五到六十四歲勞動人口史無前例地減少,國發會預測從2016到2061年,每年平均減少十八萬人,加上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將使國內生產力不足,消費不振,日漸不利於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就國際環境來看,央行總裁彭淮南去年底指出,海關統計台灣去年對美貿易順差約53.5億美元,約當GDP比率達7.8%,超前大陸、德國及日本,尤其台灣輸出中間財到大陸的比重居高,萬一美中貿易戰開打,台灣也將跟著受影響,可預見台灣將會受重傷。

長期以來台灣的產業均以替美國企業代工為主,甚至幫美國企業在大陸找到了替代工廠,教會了中國相當多的技術,而中國的紅色供應鏈成長茁壯後,反過來利用規模與價格戰血洗市場,逐步蠶食台廠的商機,反而變成台灣最大的勁敵,加上其背後又有中國政府撐腰,撒錢挖腳的新聞更是一樁接著一樁。

如今川普喊出「美國製造」的新保護主義政策,重商思維更從用人上一覽無遺。提名國務卿提勒森是艾克森美孚石油執行長、商務部長羅斯是投資大亨、財政部長米努欽來自高盛,整體內閣商業年資高達83年,是美國史上最有資本家經驗的內閣。再者,川普的主軸很清楚,就是把中國視為頭號敵人。他從選戰時就不斷強調中國對美國的巨額貿易順差,損及美國利益及搶走美國工人的工作。

如果中美的分歧越大,台海的情勢也就跟著越趨緊張,對台灣經濟影響所及決不單只是陸客來台旅遊與否的問題。近來餐飲業者海霸王的聲明稿、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婉拒出任總統府資政、及製鞋大廠豐泰在中國遭到查稅等,都反映出許多在大陸有投資的企業,經營上已經面臨巨大的衝擊與困境。一旦之後美國自給率提高,大陸出口動能趨緩,台灣又遲遲無法有效突破區域經濟協議的框架,未來我們的經濟發展該如何延續?

就台灣資本市場而言,過去幾年影響台股最大的因素,其實還是投資人信心。而造成國內投資人對台股缺乏信心的原因,證所稅及富人稅是最大的干擾。雖然自然人的證所稅已修法廢除,但占交易比重越來越大的法人,稅率卻從之前的10%拉到12%,導致本土法人機構成了稅改下最大的受災戶。富人稅方面,45%最高稅率加上二代健保2%,及兩稅合一扣抵減半的種種負擔,不但是台灣資金連續25季外流,累計逾9兆元,也使得國內銀行爛頭寸不斷創新高,一樣是超過9兆元。民眾若不是把錢匯往國外,就是寧可定存利息不斷縮水,也不願投資。前兩者的金額相加,台灣不但可以多出150棟台北101大樓,也可以多蓋20條高鐵。本國自然人在集中市場成交金額占比創歷年新低的同時,只要分離課稅20%的外資,在厚此薄彼的畸型稅制下成了台股的中流砥柱,持有台股比重屢創新高,成了主宰市場的莊家。未來在美國升息趨勢確立,企業減稅和保護主義的新政引領下,若美元持續走強,外資會不會繼續加碼台股,將是很大的變數,去年蘋果概念股幾乎一支獨秀,今年的續航力如何,更直接牽動今年台股的走向。

央行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直接金融占比從民國92年起持續縮減,104年已降至20.53%,是歷史新低水準。對比美國、歐盟等直接金融比重都在7、8成以上,更加凸顯台灣的資本市場逐漸喪失基本功能。也就是說,企業越來越少願意直接在公開市場發行股票、債券來籌資,相反的,越來越只能仰賴銀行等金融機構放款,這種間接金融的方式取得資金。資本市場因制度面的限制,連大企業都籌資不易,遑論中小企業,大家只能轉向銀行去籌資,不僅造成負債比例升高,一旦市場出現重大變動,銀行緊縮銀根,企業資金馬上斷炊,公司營運立即面臨困難。再者,新創企業本就不容易從間接金融管道取得資金,等於扼殺產業的未來可能性。

在普遍投資人都對台股缺乏信心下唯一的例外,是現股當沖交易戶數創下新高,累積開戶數一路增加到超過112萬戶,現股當日沖銷交易占市場比重則從2014年約3.7%增加到超過10%,若把資卷互抵當沖也算進來,佔台股比重更高達16%以上。這顯示本國投資人追逐差價風氣日盛,而台股漸漸變成隨著消息風向快進快出的投機市場,大眾追求的不再是公司獲利的盈餘分配,而是盡快贏錢閃人。通常當市場狀況越糟,這樣幾近於博弈的投機風氣就越盛,結果便是更進一步使震盪加劇。

日前政府為了刺激交易量,端出的辦法竟是當沖證交稅降稅,反而是鼓勵散戶積極參與這種上沖下洗,有你無我的零和遊戲。這種把投資當賭博,把股市當賭場的結果,留給投資人的,會是個個腰纏萬貫,還是負債累累,就留待時間來告訴我們吧!然而,資本市場這樣不健康的發展趨勢,無疑的也將對經濟發展造成深遠的傷害。

引用經典名著雙城記的開場白來為去年的股市及富同投資的表現做個總結:『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 。』套用在股票市場,我們或許可以理解成---縱使大環境充滿不確定,市場總會替我們汰弱留強;無論景氣再壞,總會有前景值得期待的公司出現;就算盲從跟風的羊群效應方興未艾,但我們需要堅持的,不過就是不要讓外在的噪音壓過自己內在的心聲而已。

展望新的一年,顯然的無論個體公司或整體產業,都面臨了前所未見的課題,也凸顯我們所處的是個變動難測的年代。然而,不少殷實的企業家,他們不常出現在媒光燈前,卻常站在戰場最前線。即使沒有政府支援,沒有FTA,他們一樣拿下訂單,並躋身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角。他們常常是產業中的隱形冠軍,不過公司名字卻連銀行理專都不清楚。我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都相信,如果不去投資這樣的公司和企業家,只把錢拿去寄定存,那我就是跟自己的財富過不去。而過去幾年富同投資的績效表現,就是最佳的佐證。

截至去年底,富同投資組合均是上市櫃體質良好的公司。我們選擇股票的標準,如同各位股東選擇富同一樣,只有當負責團隊為人誠信正直、具備所處產業經營智慧、且對工作充滿熱情活力,我們才會成為這些企業的合夥人。這樣一來,也才能讓好的資本被好的管理人使用,進而產生好的循環。

最後,衷心期盼各位股東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平常心來看待您手中富同的持股,也希望自己能為所有的股東分憂解勞、創造財富,以不辜負大家對富同投資之期望。

2017/1/13             
吳卓逸

 

arrow
arrow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