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合夥人:

 

2024年富同投資稅後淨利為24,506,286元,年底淨值為326,347,651元,每股淨值為18,670元,相較於年初股利分配後之每股淨值18,430元,每股帳面價值年度報酬率為1.3%。台股大盤加權股價指數2023年底收盤17930.81點,2024年底收盤23035.1點,年度報酬率為 28.5%。台股大盤加權股價指數之報酬指數2023年底收盤38641.2點,2024年底收盤50903.23點,年度報酬率為31.7%

 

台股2024年大漲5104.29點,創下台股史上年度最高漲點,刷新1989年上漲4505.08點、高懸35年的歷史紀錄。其中,台積電年漲482元,漲幅81.28%,幅度是2000年以來新高,市值衝上27.88兆元,占大盤權重增加至37.8%,年度貢獻大盤漲點高達3,856點,也帶動相關電子類股上漲33%。然而,在科技股藉AI及機器人題材股價飆漲的同時,許多傳產股反而因為資金排擠效應而出現價值低估的現象,非電子產業總計下跌3%,過半數約上千檔上市櫃股股價去年底跌破年線。 許多富同投資持有的優質股票,由於較不具題材性,連帶的本益比相對受到壓抑,故年度報酬率遠遜於大盤許多。

 

巴菲特曾表示,當股市總市值/GDP國民生產毛額(俗稱巴菲特指標)逼近200%時,就意味著投資人正在「玩火」,目前美股該指標已達203% 美國GDP為全球的26%,佔全球總市值的比重卻接近50%。而歐盟 GDP佔美國的67%,股市總市值僅為美國的10%。單一檔蘋果股票,目前本益比40倍,市值比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英國的GDP還高。然而,2022年美股巴菲特指標曾一度觸及211%,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在接下來一年內分別重挫19%33%。反觀台股,該指標目前已達297% (尚不包括上櫃公司)。相較日本157%,韓國81%,新加坡86%,英國85%,均高出許多。換個角度來看,現在股票市場能不能創新高,有相當程度依賴的是該國的投資人有多瘋狂,能夠將市值/GDP比率推高到什麼程度。

 

台灣的投資人目前應該是世上對股市最熱衷的一群人,2024年集中市場累計總成交金額達99.81兆元,較2023年的67.2兆元大增32.61兆元,增幅 48.53%。去年當沖成交值占比達35.85%,平均每日有約12萬名當沖戶把股市當成合法賭場。熱門股票價位有多高,在於股民願意花多少錢追逐,這反應出他們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的感受,這時候基本面派不上用場,因為大家每天忙著衝進殺出,靠著直覺反應互相對賭!

 

以史為鑒,美股在過去半個世紀遇到過4次股票大跌的情況,有2次超過50%,2次接近50%。台股集中市場上市股票總市值/GDP國民生產毛額在2008年也曾看到 80% 的數值,還不到現在的 1/3。相反的例子是新加坡的市值/GDP比率曾在2007高達298%,現在卻剩不到1/3。這顯示出市值/GDP的比率在不同國家之間常有巨大的差異,而不同國家在歷史上該比率的波動也十分劇烈。也就是說,不僅不同國家的投資人對於當前股市所投入的熱情不同,單一國家的投資人在不同時期的樂觀或悲觀情緒差異也很大。

 

這些歷史數據意味著,如果在過高的價位買入再好的企業,也難保日後不會造成實質損失或長期預期報酬率壓縮的風險。美股思科的市值曾經超越當前的龍頭微軟,在2000年時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它的淨利也從2000年的44億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128億美元,但那些在20003月買入思科股票並持有至今的股東,即使將歷年股息收益計入全部計入,總回報依然低於 2000 年的高點。台股富邦媒在 2021 年疫情期間電子商務需求爆發時期,股價最高衝上 2,190元,去年底的收盤價只剩333.5元,現在富邦媒每股 EPS 約是 2021年的七成,但股價只有當時的15

 

在富同投資的股票組合裡,我們關注的是那些有持續增長潛力的公司,而不是短期的市場波動。去年表現雖然不符期待,但過去五年的年複利報酬率 9.6%,其實算是相當穩健。只不過因為大盤過去五年繳出17.9% 年複利報酬率的驚人夢幻行情,相形之下,我們的表現顯得不夠理想。 不過,在一個炒作題材滿天飛的台股市場中,我會繼續嚴守安全邊際的原則,以合理的本益比來慎選個股,以降低本金永久損失的風險,並致力打造讓合夥人滿意的長期績效,也衷心期盼各位股東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平常心來看待您手中富同的持股。

 

2025/1/10             

吳卓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 的頭像
    James

    吳卓逸的部落格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