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L先生是在科技業任職時認識的,當時我剛辭去專任講師的工作,想進業界磨練與打拼一番。他當時已經是公司頗有資歷的工程師,我則有幸與他在一個專案上並肩合作。
說並肩合作其實是自誇啦,說實話,當時真的什麼都不懂,也常被客戶與工程師們盯的滿頭包。這時,我才體會現實和理論之間的巨大差異。
某天與專案團隊週末一起加班,中午叫來外送披薩,試圖「收買人心」。不過,這樣的雕蟲小技豈能輕易得逞。這時,L隨口問我對某某公司的看法,因為剛好有人介紹他買這家公司的股票。我上網查了一下,對他說「這家公司去年本業賠了快一億,最近三年也都賠錢。」他眼睛一亮,「你怎麼知道?他還沒上市耶!」接著,我跟他介紹了「公開資訊觀測站」及一些他覺得很陌生的工具,以便他日後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因為這個動作,讓L先生發現了我這位小 PM (project manager)的價值,雖然專案執行能力尚待磨練,不過作為一個免費的投資顧問,我似乎還能勝任。也因為資深的工程師帶頭支持,讓專案進行的越來越順利,最後順利 MP (mass production),讓整個團隊皆大歡喜。同時,因為我的建議,L先生避開了原本想購買的賠錢公司股票,也躲開了接下來會面臨的損失結果。我們也漸漸從陌生的同事,變成可以互相調侃的朋友。偶而,他也會跟我分享他看了「那個什麼真相觀測站」的資訊,跟我交換一下看法。
自行創業後,有一天接到L先生的電話。「James, 公司還沒倒喔」由於從小就很習慣這種「互相漏氣求進步」的溝通方式,我回說「托你的福,還沒!」他問:「週末有沒有空,來我新家聚聚吧!」
這時,L先生的女兒剛出生沒多久,盼了好久終於有女兒的他想幫女兒存一筆教育基金,他和老婆存了定存,也買了保險,但總覺得這樣的收益似乎不夠,自己買股票的風險又太大,於是乎他想到了我。
原本以為這是很窩心的情義相挺,但當他說出了一個比我想像還要大上許多的金額時,我真的嚇了一跳。似乎察覺到我受寵若驚的神色,他沈穩的,像是內心演練很多遍似的緩緩對我說:「因為我信任你!」
還記得當晚開車回家時,心頭很暖,很暖...